服務器的規格配置選擇
CPU及內存的選擇,CPU是服務器的核心,代表了云服務器的運算能力,核心數越多性能越強,對網站處理的能力也就越高。內存越大,可緩存的數據越多。
CPU及內存一般業務建議2核4G起步,適用于普通標準數據處理。1核2G配置適合于較低負載應用或測試等配置。
CPU和內存后期雖然可以升級,但1核2G升級到2核4G費用遠高于直接購買2核4G的費用(見下圖),而且新用戶只有一次新人價,建議新用戶一開始不要貪便宜買最低配的1核2G配置,直接選擇2核4G的最長時間,一般是3年。
尤其是在2核4G和1核2G徘徊許久的用戶。后期云服務器到期了,還想繼續低價也不是很難,找家人朋友的去注冊,然后將云遷移過去即可。
5. 云服務器的數據盤選擇,購買的服務器默認系統盤一般為40G,可以理解為我們家用電腦的系統盤C盤,數據盤一般為額外購買掛載,看自己的業務量進行選擇了。不夠后期可以再擴容,不用一次性買太大。如果想系統性能好一些,系統盤可以選擇SSD類型的。
6. 云服務器的寬帶選擇,帶寬越大,訪問速度和下載速度越快。個人用戶1M-3M之間足夠了,如果是長期穩定建站的3M起步。
7. 云服務器的操作系統和版本選擇,看自己的業務需求了。Linux建議選擇CentOS系統,更穩定好用一些。